美國房主因不滿國內太陽能公司高昂的報價,開始自行購買組件甚至直接從中國進口太陽能電池板。這種方式不僅大幅降低了安裝家用太陽能系統的費用,還減少了每月電費開支。例如,Yujun Zhang通過網購大部分太陽能設備,花費2.1萬美元安裝了屋頂太陽能系統,比美國商家報價便宜至少1萬美元。安裝后,他家夏季每月電費從300美元降至每周10或20美元。
國際金融咨詢公司拉扎德的研究發現,按照平準化度電成本計算,美國住宅屋頂太陽能發電比其他可再生能源昂貴,甚至超過核能發電。住在紐約州北部的佩萊格曾向太陽能公司詢價,但被高價嚇退。后來,他租用卡車到新澤西州伊麗莎白港接收了5500磅重的太陽能跟蹤控制器。幾周后,他還收到了從另一家中國制造商發出的太陽能電池板,并計劃自行安裝。
得克薩斯州的系統工程師戈麥斯也有類似經歷。他在向多家公司詢價時,獲得的報價從5.5萬美元到9萬美元不等。于是他決定在中國電商平臺阿里巴巴上尋找更便宜的產品。最終,他找到一個在美國有倉庫的中國賣家,成功購買了一套太陽能系統。戈麥斯計算后發現,這種方式可以在5到6年內收回成本,而按照美國公司的報價則需要10年以上。然而,他面臨的問題是找不到愿意安裝設備的工人。
布蘭頓是一位當地安裝工人,他表示大約20%至30%的潛在客戶已經購買或正在考慮自己購買設備。他認為,除了設備成本外,真正的“隱性成本”來自與太陽能廠商合作提供貸款的金融公司。這些金融公司會向太陽能公司收取高額貸款費用,導致普通消費者承擔更多成本。美國消費者金融保護局也提醒消費者在考慮安裝太陽能設備時要謹慎選擇貸款方式,避免昂貴且復雜的太陽能安裝貸款。